我叫赵琳,出身贫寒,却一直怀揣着音乐梦想。为了实现梦想,我努力学习,考上了一所艺术院校。然而,在学校里,我却遭遇了各种不公平。因为没有钱给老师送礼,我总是得不到好的演出机会,即使我的实力比很多同学都强。 毕业后,我进入了一家小剧团,本以为能在这里大展拳脚,却发现剧团里充满了勾心斗角。团长的侄女,一个毫无实力的人,却总是抢走原本属于我的角色。我据理力争,却被团长打压,还被同事们孤立。生活上,我也过得十分拮据,为了节省开支,我住在狭小潮湿的地下室里。更糟糕的是,我的父母突然生病,需要一大笔钱治疗。我四处借钱,却四处碰壁。在这布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,我感觉自己孤立无援,每走一步都伤痕累累。但我对音乐的热爱从未熄灭,我开始在网上发布自己的演唱视频,希望能得到关注。这个过程中,我遭受了无数的质疑和谩骂,但我没有放弃。我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,尝试各种风格的音乐。终于,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,一位知名音乐人发现了我,给了我一个宝贵的机会。我能否抓住这个机会,战胜命运,走上属于自己的音乐巅峰呢?
1 梦想的代价
"赵琳,这次的校园音乐节主角还是李婷。"系主任办公室里,王主任推了推眼镜,镜片反射着刺眼的光,让我看不清他的表情。
我攥紧了拳头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:"可是王主任,这次的音乐剧《蝴蝶夫人》我准备了一个月,我的声乐成绩比李婷好,为什么..."
"成绩好不代表适合舞台。"王主任打断我,"李婷是张教授的得意门生,这次演出对她的留学申请很重要。你明白吗?"
办公室的门在我身后关上,发出沉闷的声响。我站在走廊上,看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,突然觉得它们像极了我此刻的心情——枯萎、无力、随时可能被风吹散。
这是我第三次被剥夺演出机会了。第一次是迎新晚会,第二次是校庆表演,这一次是校园音乐节。每次的理由都冠冕堂皇,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背后的真相——我没有给张教授送那台他暗示过的最新款苹果电脑。
手机在口袋里震动,是母亲发来的短信:"琳琳,家里一切都好,别担心,好好学习。"我盯着屏幕上那行字,眼泪突然就涌了出来。母亲不知道,就在上周,父亲在工地摔伤了腿,需要手术费;弟弟的学费也该交了;而我的生活费已经见底,连这个月的房租都成了问题。
回到宿舍,室友林小雨正在试穿新买的连衣裙,看见我进来,她头也不抬:"哟,我们的大才女又去求情了?省省吧,张教授眼里可揉不得沙子。"
我没有接话,径直走向自己的床铺。那张窄小的上铺床是我在学校的全部空间,床板硬得硌人,冬天漏风夏天闷热。但比起家乡漏雨的土坯房,这里已经是天堂了。
"叮咚"——手机又响了,是班级群消息。李婷在群里炫耀:"感谢张教授给我这次机会!我会好好表现,不辜负大家的期望!"配图是她拿着剧本的自拍,背景是琴房的三角钢琴。
我咬着嘴唇,打开电脑开始写邮件。这是第三十七封求职信了,我给城里所有的剧院、音乐厅、艺术培训机构都投了简历,回复我的只有三家小琴行和一家酒吧驻唱的工作。
2 剧团里的勾心斗角
毕业后三个月,我终于在"新星艺术剧团"找到了一份工作。剧团规模不大,但好歹能让我登台表演,离梦想近了一步。
"赵琳,你来得正好。"团长办公室里,李团长叼着烟,指了指桌上的剧本,"下个月的演出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,你演奶妈。"
我愣住了:"可是团长,我面试时说过我最擅长的是女主角朱丽叶..."
"朱丽叶已经有人选了。"李团长吐出一口烟圈,"李婷,我侄女,记得吧?她从小就喜欢表演,这次特意从老家过来。"
我的胃一阵绞痛。李婷——又是这个名字。她在艺术学院就是张教授的宠儿,在这里又成了团长的侄女。命运似乎总在跟我开玩笑,把最好的角色留给那些根本不配拥有的人。
排练厅里,李婷正对着镜子涂口红,看见我进来,她挑衅地扬起眉毛:"哟,我们的落选公主也来排练啊?放心,奶妈虽然戏份少,但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呢!"
我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:"李婷,我们能不能好好排练?观众花钱是来看戏的,不是来看你化妆的。"
"你说什么?"她猛地站起来,口红蹭到了镜子上,"你敢教训我?信不信我让叔叔开除你!"
排练被迫中断。导演张明无奈地看着我们:"行了,都少说两句。赵琳,你去准备奶妈的服装;李婷,你再熟悉一下朱丽叶的台词。"
走出排练厅,我的手机响了。是医院的电话。
"赵琳女士,您父亲需要立即手术,费用大约需要八万元..."
我站在剧团走廊的窗前,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。阳光照在玻璃上,反射出刺眼的光芒,就像我此刻破碎的梦想。八万块——那是我两年的工资,是我父母攒了一辈子的钱,现在却因为一场意外化为乌有。
3 地下室的灯光
父母的手术费像一座大山压在我身上。我借遍了所有能借的人,同学、朋友、甚至高中老师,但凑到的钱连一半都不到。最后,我不得不接受了那家酒吧驻唱的工作。
酒吧的地下室宿舍潮湿阴冷,墙壁上长着霉斑,晚上能听见老鼠在墙角打洞的声音。但比起露宿街头,这里已经是天堂了。
"你的声音条件很好,为什么不试试网络平台?"同宿舍的王芳一边涂着廉价口红一边说,"现在很多歌手都是从网上火起来的。"
我苦笑:"我连买设备的钱都没有,怎么上网红?"
"用手机就行啊。"王芳打开自己的抖音账号,"你看,我随便唱唱歌就有几百个赞。你可是科班出身,肯定比我强。"
那天晚上,我躺在霉味刺鼻的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手机屏幕的光照亮了我的脸,我点开了抖音,注册了一个账号,用户名就叫"琳琳的歌声"。
第一次录制时,我的手抖得厉害。地下室没有专业的录音设备,只有手机自带的麦克风。我选了一首简单的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,坐在床边,对着手机唱了起来。
"你唱得真好!"王芳是第一个点赞的人,"再多发几个视频,肯定会火的!"
我没有告诉她,发第一个视频时我的手在发抖,也没有告诉她,我录了十七遍才敢上传。更没有告诉她,我害怕看到评论区那些尖酸刻薄的留言。
4 网络的嘲笑
一周后,我的第一个视频有了三百个播放量,十二条评论。其中十条是正面的鼓励,两条却是恶毒的嘲讽。
"这唱功也敢出来丢人现眼?" "肯定是整容脸,声音还没我家的鹦鹉好听。"
我盯着手机屏幕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王芳安慰我:"别理他们,网上什么人都有。你看,还是有好人支持的嘛!"
但我无法忽视那些恶毒的评论。它们像一根根刺,扎在我的心上。那天晚上,我对着镜子练习微笑,告诉自己要坚强。然后我又录了一首歌,这次是《隐形的翅膀》。
"我知道,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..."
歌声在地下室回荡,我闭上眼睛,仿佛看到了家乡的青山绿水,看到了父母慈祥的笑容,看到了舞台上聚光灯下的自己。
第二个视频的播放量比第一个高了一倍,评论也多了。这次,支持的声音盖过了嘲讽。有人留言:"声音很干净,继续加油!"还有人说:"能感受到你对音乐的热爱,支持你!"
我开始每天录制一个视频,不管多累多晚。有时候是经典老歌,有时候是自己创作的民谣。渐渐地,我的粉丝从几百涨到几千,评论区也变得温暖起来。
"每天都在等你的更新!" "你的声音有故事,听得我哭了。" "加油,我们都在你身后!"
这些鼓励像黑暗中的萤火虫,虽然微弱,却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勇气。我开始用攒下的钱买简单的录音设备,学习简单的视频剪辑。王芳成了我的摄影师,帮我拍视频、剪片子。
"你真的很有天赋。"有一天,王芳看着我新发布的视频说,"你应该试试联系一些音乐制作人。"
我摇摇头:"现在还不是时候。我要先攒够钱给父母治病,还要..."
我还想说什么,手机突然响了。是医院的电话。
"赵琳女士,您父亲的康复治疗还需要一笔费用..."
我挂断电话,看着手机屏幕上"余额不足"的提示,突然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。梦想很美好,但现实更残酷。我坐在床边,双手抱膝,把脸埋进膝盖里。地下室里安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,那声音沉重得像是要把胸腔压垮。
就在这时,手机又响了。是一条私信通知。
"你好,我是音乐制作人陈默。看了你的视频,你的声音很有特色。有兴趣聊聊吗?"
我猛地抬起头,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陈默——那个在音乐圈赫赫有名的制作人,曾为多位当红歌手制作过专辑的陈默?
我颤抖着手指点开私信,对方发来了一段语音:"你的嗓音很有辨识度,尤其是情感表达很到位。如果你愿意,我们可以约个时间详谈。我的助理会联系你。"
我反复听着那段语音,仿佛听到了命运之门打开的声音。泪水模糊了视线,但我这次没有哭。因为我知道,无论前路多么艰难,我都不会放弃。因为音乐是我的生命,是我对抗这个残酷世界的武器。
5 命运的邀约
手机屏幕上的消息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我阴霾密布的生活。陈默——那个在音乐圈如雷贯耳的名字,竟然主动联系了我。我反复阅读那条私信,生怕自己看错了或是产生了幻觉。
"你的嗓音很有辨识度,尤其是情感表达很到位。如果你愿意,我们可以约个时间详谈。我的助理会联系你。"
我的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着,眼泪模糊了视线。地下室昏暗的灯光下,手机屏幕的光显得格外刺眼。我深吸一口气,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,但心脏却像擂鼓般在胸腔里狂跳。
"怎么了?"王芳从外面推门进来,手里拿着两盒泡面,"看你一脸魂不守舍的。"
我慌乱地把手机锁屏,生怕她看见那条改变我命运的消息。但王芳已经注意到了我的异常。
"是那个音乐制作人?"她凑过来,眼睛亮晶晶的,"快让我看看!"
"没什么..."我试图掩饰,但声音出卖了我。
王芳一把抢过我的手机,看到那条私信后,她的反应比我想象中还要激动:"天啊!真的是陈默!琳琳,你的机会来了!"
我夺回手机,脑子里一片混乱。陈默的邀约意味着什么?是通往梦想的大门终于向我敞开了吗?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无尽的担忧——剧团的工作怎么办?父母的医疗费怎么办?我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,怎么去见专业人士?
"我...我不知道该不该回复他。"我咬着嘴唇,声音几乎微不可闻。
王芳一把抱住我:"傻瓜!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!你犹豫什么?"
"可是..."我的思绪像一团乱麻,"剧团的工作..."
"那个勾心斗角的鬼地方有什么好留恋的?"王芳松开我,直视着我的眼睛,"琳琳,你天生就该站在舞台上,而不是给李婷那种人当配角!"
她的话像一把刀,精准地刺中了我的痛处。我想起排练厅里李婷得意的笑容,想起团长不公平的安排,想起那些被剥夺的演出机会...是啊,我为什么要继续留在那个扼杀我梦想的地方?
但现实问题像一座大山压在我肩上。八万块的医疗费像无底洞,吞噬着我所有的希望。网络收入虽然稳定增长,但远远不够。
"给我三天时间考虑。"我最终说道。
王芳点点头,没再说什么。但我知道,这个决定不会那么容易做出。
6 地下室的抉择
接下来的三天,我像生活在梦境与现实的夹缝中。白天在剧团排练时,我的心思完全不在舞台上;晚上回到地下室,我一遍遍看着陈默的私信,想象着可能的未来。
第三天晚上,我坐在床边,手机屏幕亮着,显示着陈默助理发来的消息:"赵小姐,陈老师想约您明天下午三点在星海音乐厅见面,方便吗?"
我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,犹豫了整整一分钟才回复:"好的,谢谢。"
发完消息,我长舒一口气,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强烈的焦虑。明天就是决定命运的时刻了。
第二天一早,我顶着黑眼圈来到剧团。排练厅里,李婷正在和导演张明讨论角色分配,看见我进来,她挑衅地笑了笑。
"赵琳,今天排练朱丽叶的独唱部分,你来替我试试。"李婷漫不经心地说,"反正你这么喜欢这个角色。"
我攥紧了手中的剧本,指甲几乎要掐进纸里。但我只是平静地说:"好啊,正好我也想练习一下。"
排练时,我把所有情绪都倾注在了歌声里。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,连导演张明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。
"赵琳,你的状态...很特别。"排练结束后,张明欲言又止。
我没有接话,默默收拾好自己的东西。走出排练厅时,李婷叫住了我:"喂,你今天唱得不错嘛。不过别以为这样就能抢走我的角色,朱丽叶永远是我的。"
我头也不回地离开,心里却前所未有地平静。因为我知道,无论结果如何,我都不会再回到这个压抑的地方了。
下午两点五十分,我站在星海音乐厅的大厅里,心跳快得像是要冲出胸膛。精心打扮过的我穿着唯一一套正装——那是我唯一一套参加面试时买的衣服,虽然已经洗得有些发白,但此刻却显得格外庄重。
"赵琳小姐吗?"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女性向我走来,"我是陈老师的助理,林助理。"
我点点头,跟着她走向音乐厅内部。走廊两侧挂满了著名音乐家的照片,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云端,不真实得让我眩晕。
陈默的办公室宽敞明亮,落地窗外是城市的全景。他站在窗前,背对着我,正在接电话。听到脚步声,他转过身来。
第一眼看到陈默,我就愣住了。他比我想象中要年轻许多,约莫四十岁出头,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黑色休闲裤,眼神锐利却温和。
"赵琳,你好。"他伸出手,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,"久仰大名。"
我机械地握了握他的手,感觉自己的手心全是汗。陈默示意我坐下,然后示意林助理给我们倒咖啡。
"我看了你的视频。"陈默开门见山,"你的嗓音很有特色,尤其是那种...怎么说呢,像是经历过生活磨砺后的沧桑感,这在年轻歌手中很少见。"
我的喉咙发紧,不知道该说什么。他继续说:"我正在筹备一张专辑,需要一位能打动听众的歌手。你的声音很适合其中几首抒情曲。有兴趣吗?"
机会就这样摆在面前,简单直接,没有任何拐弯抹角。我张了张嘴,却发不出声音。
"当然,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有其他工作..."陈默似乎看出了我的犹豫,"如果你愿意,我们可以签一份短期合约,先尝试合作几首歌看看效果。报酬方面..."
"我...我需要考虑一下。"我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,但听起来干涩得不像自己的。
陈默挑了挑眉:"当然,这是大事。不过..."他看了看手表,"我下午四点还有个会议。如果你决定合作,我们可以马上签合约;如果不方便,我可以给你一周时间考虑。"
我看了看手表,距离四点还有二十分钟。二十分钟,决定我命运的二十分钟。
"我...我想现在就答复您。"我深吸一口气,"我接受您的邀请。"
陈默笑了,那笑容让我想起冬日里突然照进房间的阳光:"很好。林助理会带你去签合约,然后我们讨论一下具体的合作细节。"
走出音乐厅时,夕阳的余晖洒在我的身上,温暖而明亮。我知道,从这一刻起,我的生活将彻底改变。但同时,我也知道,前方的路不会一帆风顺。剧团的工作、父母的医疗费、网络上的质疑...所有这些问题都不会因为一个邀约就消失。
但至少,我不再是那个躲在地下室里对着手机唱歌的女孩了。我有了一个真正的机会,一个可以站在聚光灯下,让全世界听到我歌声的机会。
回家的路上,我的手机响了。是医院的电话。
"赵琳女士,您父亲的康复治疗费用..."
我深吸一口气,按下了拒接键。这一次,我不会再逃避了。
7 新生活的曙光
签约后的第一周,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陈默的工作室位于市中心的一栋高档写字楼里,装修简约而现代,巨大的落地窗将城市景观尽收眼底。我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份详细的行程表,上面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录音、排练和采访的安排。
"这是你的专属制作人,林晓。"陈默向我介绍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女性,"她会负责你的声乐训练和歌曲打磨。"
林晓微笑着伸出手:"赵琳你好,早就听说过你,你的声音很有感染力。"
我紧张地握了握她的手,感觉自己的手心又出了汗。这一周来,我几乎每天都在适应新环境——从剧团的简陋排练厅到专业录音棚,从地下室的霉味到高档写字楼里的咖啡香,这种转变让我有些恍惚。
"今天先适应一下环境,明天正式开始录音。"陈默看了看手表,"我下午还有个会议,林晓会带你熟悉流程。"
送走陈默后,林晓带我参观了整个工作室。录音棚里摆放着各种我只在音乐杂志上见过的设备,控制台上的旋钮和按钮闪烁着神秘的光芒。
"别紧张,"林晓笑着说,"这些设备看起来复杂,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。最重要的是你的声音。"
下午的适应训练比我想象中要顺利。林晓先让我试唱了几首样曲,然后针对我的音域和情感表达提出了建议。她的指导细致而专业,让我逐渐放松下来。
"你的声音条件很好,"林晓在训练结束后总结道,"但需要加强气息控制和情感表达的细腻度。我们每天下午都会进行这样的训练,晚上你可以自由练习。"
走出录音棚时,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市的建筑上,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。我站在窗前,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,突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。一周前,我还在剧团的排练厅里忍受李婷的挑衅;现在,我却站在专业录音棚里,准备发行自己的第一张专辑。
手机突然响了,是王芳发来的消息:"怎么样?还适应吗?"
我回复道:"很棒,就是有点不真实的感觉。"
"哈哈,这才刚开始呢!"王芳回复得很快,"记得我们的约定,等你红了请我吃大餐!"
看着这条消息,我忍不住笑了。是的,这一切都像一场梦,但我知道,要想让梦变成现实,我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。
8 家庭的阴影
第二天清晨,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。是医院打来的。
"赵琳女士,您父亲的检查结果出来了,我们需要立即安排手术..."
我的大脑一片空白,手中的手机差点掉在地上。父亲需要手术?但上周不是已经做过一次了吗?为什么还要手术?
挂断电话后,我手忙脚乱地换好衣服,直奔医院。走廊上,母亲红肿的眼睛和弟弟惊慌的表情证实了我的担忧——情况比想象的更严重。
"医生,我父亲到底怎么了?"我抓住一位从病房出来的医生问道。
医生叹了口气:"你父亲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。最初的摔伤引发了骨癌症状,现在癌细胞已经扩散..."
我的双腿一软,差点跪在地上。骨癌?扩散?这些医学术语像一把把尖刀,刺进我的心脏。我强忍着泪水,询问治疗方案和费用。
"手术加后续治疗至少需要十五万..."医生的话像一记重锤,砸得我头晕目眩。
十五万——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。即使加上之前凑的八万,还差七万。我该去哪里再凑这七万块?
回到病房,父母和弟弟都用询问的眼神看着我。我强颜欢笑,告诉他们手术很成功,只需要好好休养。但我知道,谎言终究是谎言,迟早会被揭穿。
晚上回到工作室,我整个人魂不守舍。林晓关切地问我怎么了,我只说家里有些事需要处理。她给了我一个理解的拥抱,没有多问。
录音棚里,我机械地唱着练习曲,但声音干涩得不像自己的。林晓察觉到了我的异常,示意我停下来。
"赵琳,你还好吗?"她轻声问道,"你的声音状态很差,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?"
我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决定说出实情。林晓听完后,沉默了很久。
"你需要钱救家人,对吗?"她最终问道。
我点点头,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。
林晓叹了口气:"你知道吗,陈默老师曾经也经历过类似的困境。"她告诉我,陈默的妻子因病去世,留下巨额医疗费用,正是那段经历让他决定成立自己的工作室,帮助有才华但缺乏资源的音乐人。
"明天我带你去见陈默老师,"林晓说,"他或许能帮上忙。"
那一晚,我躺在工作室提供的临时公寓里,辗转反侧。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,但我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。梦想与现实,事业与家庭,我该如何平衡这一切?
9 意外的帮助
第二天下午,林晓带我来到了陈默的办公室。他正在听一段录音,看到我们进来,示意我们坐下。
"赵琳,听说你家里遇到了一些困难?"陈默开门见山。
我点点头,强忍着泪水将父亲的情况告诉了他。说完后,我低下头,等待他的回应。我不知道他会说什么,也许是委婉的拒绝,也许是建议我暂时放弃音乐...
"我认识一位肿瘤专家,"陈默打断我的思绪,"他是我妻子的主治医生,医术很好。我帮你联系他,看看能不能安排会诊。"
我抬起头,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:"真的吗?谢谢您..."
"先别急着谢我。"陈默笑了笑,"医疗费用是个大问题。我这里可以预支你一部分报酬,但可能不够..."
"不,已经很感谢您了!"我激动地说,"预支报酬就够了,剩下的我自己想办法..."
陈默摇摇头:"我这里还有一笔音乐基金,专门帮助有才华的音乐人解决生活困难。你可以申请这笔基金,我会作为担保人。"
接下来的事情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。陈默的联系让父亲很快得到了专家会诊的机会,而音乐基金的申请也在三天内获批。当我拿到那笔救命钱时,双手颤抖得几乎拿不住支票。
"记住,"陈默将支票递给我时说,"音乐是你对抗命运的武器,但生活不仅仅是音乐。"
我紧紧握着支票,泪水模糊了视线。这一刻,我深刻地明白了陈默的话——音乐是我的梦想,但家人是我的责任。我不能为了梦想而放弃家人,也不能因为家庭而放弃梦想。
回到工作室后,我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林晓。她为我感到高兴,同时也提醒我:"接下来你会更忙,录音、排练、宣传...你准备好了吗?"
我点点头,眼神坚定:"是的,我准备好了。"
挂断与家人的视频通话后,我打开电脑,开始浏览网络上的评论。我的粉丝数量已经突破十万,评论区里充满了鼓励和支持的话语。但我也注意到,一些负面评论开始出现——有人质疑我突然走红是因为后台,有人嘲讽我的出身...
我将这些负面评论一一截图保存,不是为了生气,而是提醒自己——无论走得多远,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从哪里出发的。那些质疑和嘲讽,终将成为我前进的动力。
10 平衡的艺术
接下来的日子,我的生活像上了发条的钟表,一刻不停地运转。白天在录音棚里录制歌曲,晚上回家后还要练习声乐;周末要去医院看望父母,空闲时间还要回复粉丝的留言。
这种高强度的生活让我感到疲惫,但同时也充满了成就感。我的第一张专辑《荆棘之路》已经完成了大半,陈默对我的表现非常满意。
"你的进步很大,"他在一次录音结束后对我说,"情感表达越来越细腻了。"
我笑了笑,没有告诉他,为了这一刻,我付出了多少努力。有时候练歌到深夜,嗓子哑了就喝温水缓解;有时候情绪低落,就听自己以前的录音寻找力量。
但平衡工作与家庭并不容易。父母的医疗费用像无底洞,虽然有了音乐基金的帮助,但后续的康复治疗还需要大量资金。我开始接一些商业演出和广告代言,这让我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,但也压缩了录音的时间。
"你最近状态不太好。"林晓在一次排练后直言不讳地说,"声音里有疲惫感,情感表达也不够到位。"
我点点头:"最近家里事情比较多..."
"我理解,"林晓叹了口气,"但音乐需要全情投入。你需要找到平衡点。"
那天晚上,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。林晓的话让我意识到,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。第二天,我做了一个决定——减少商业演出,将更多精力放在专辑制作上。同时,我开始在网络平台上直播唱歌,既能与粉丝互动,又能增加收入。
第一次直播时,我的手还在发抖。但随着观众的鼓励和互动,我逐渐放松下来。直播结束时,观看人数已经突破十万,打赏金额足够支付父亲一周的康复费用。
"谢谢你,赵琳。"一位粉丝留言说,"你的歌声给了我力量。"
看着这条留言,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坚持的意义——音乐不仅是我的梦想,也是连接我与他人的桥梁。通过音乐,我可以传递力量,帮助他人,也能治愈自己。